全民塑胶聚烯烃胶粘带
资讯电话
聚烯烃胶粘带
网站首页 >> 技术资讯

粘弹体防腐胶带产生气泡怎么办?

发布时间:2025-08-28

1752461187206451.jpg

粘弹体防腐胶带在管道防腐施工中若出现气泡,会影响胶带与基层的贴合紧密性,降低防腐密封效果,需及时处理,出现气泡的原因主要有基材处理不当、施工操作问题、环境因素和材料缺陷等。

一、气泡产生的原因

气泡本质是胶带与基层之间混入了空气、水分,或因贴合不紧密形成空隙,常见诱因有 3 类:

基层处理不到位:管道表面有灰尘、油污、铁锈、水分,或基层不平整,有凸起、凹陷,导致胶带无法完全贴合、粘附不牢,空隙处形成气泡。

施工操作不规范:胶带缠绕时张力不均,粘贴时未赶尽空气;胶带拉伸过度或或回弹不足,容易形成内部空隙;粘贴时胶带与基层之间 “错位粘贴”,搭接不紧密或未充分按压。

环境或材料问题:施工时温度过低或过高导致胶带粘弹性变化,影响贴合性;胶带本身质量问题,如边缘不平整、粘性不均;施工后短期内遇雨水或潮湿环境,会使得基层返潮,推动胶带起气泡。

二、气泡处理方法

根据气泡大小、数量及产生时间,处理方式不同:

1. 小气泡(直径<5mm,数量少)

若气泡刚产生,且胶带仍有一定粘性,可以用针头、美工刀尖等尖锐工具在气泡顶端扎一个小孔,用滚轮或刮板从边缘向中心挤压排气,并反复压平,确保胶带与基层紧密贴合,压平后可暂时用重物压 1-2 小时,增强贴合度。

2. 大气泡(直径>5mm,或密集小气泡)

若气泡较大、无法通过排气解决,或气泡下方有明显油污 / 灰尘,使得排气后仍无法贴合,则切开气泡处,注入专用修补胶(如配套粘弹体胶泥),重新压实并覆盖补强带。修复后用电火花检漏仪(电压3~5kV)检测针孔或漏点。

另外的方法是局部剥离胶带重新施工:用美工刀沿气泡边缘 1-2cm 处划开胶带,轻轻剥离胶带至气泡完全暴露。重新处理基材表面,去除残留的灰尘、油污或胶层、锈蚀。截取与剥离区域等宽、略长的新胶带,从剥离区域的一端开始粘贴,重新粘贴后,用橡胶辊重点压平新胶带与原有胶带的搭接处,确保边缘无翘起、无空隙。

三、气泡的预防措施

气泡的核心是 “避免胶带与基层之间留空隙”,施工时做好 3 点可大幅减少气泡:

1. 基材处理

清洁:使用砂纸、钢丝刷或喷砂去除锈迹,溶剂(如丙酮)擦拭油污,确保表面达Sa2.5级清洁度、粗糙度达到Ra40-75μm。

干燥:施工前确认基材表面温度高于露点3℃以上,湿度≤85%。

底漆处理:必要时涂覆配套底漆,增强胶带附着力(如环氧类底漆)。

2. 规范施工操作

胶带预热:低温环境(<5℃)时,使用红外线加热器或热风枪将胶带均匀预热至10~25℃,恢复粘弹性。

控制张力:手工缠绕他要保持胶带轻微拉伸(约5%~10%延伸率),机械缠绕需调节张力装置,避免过度拉伸导致回缩。

搭接与排气:螺旋缠绕时,搭接宽度≥50%胶带宽度,边缠绕边用排气滚轮从中心向两侧滚压,排出空气,对直径≥200mm的管道,每缠绕1米后暂停10秒,利用胶带冷流特性自然排气。需分层施工时,每层均需充分滚压,避免层间积气。法兰、三通等异形部位需要预先裁剪“人”字形胶带片,从中心向四周粘贴并压实。焊缝余高处先使用弹性腻子填充焊缝,待固化后缠绕胶带。

3. 环境控制

施工温度优选 5~40℃,温度过低时,可提前将胶带放在室内温暖处(20℃左右)放置 2 小时,恢复粘性;温度过高时,避免阳光直射管道,可在阴凉处施工。空气湿度≤85%,施工后 24 小时内避免管道淋雨或被水淋。

粘弹体防腐胶带的气泡以 “预防为主”,施工时做好基层处理、规范粘贴流程、控制环境条件,可基本避免;若已产生气泡,小气泡及时排气压实,大气泡或基层问题需剥离重贴,确保胶带与管道紧密贴合,才能发挥防腐效果。

相关产品

相关资讯

  • 手机:18866686309(微信同号)
  • 邮箱:quanmin-1996.06@163.com
  • 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采坨四联合站北邻